7月17日晚,一场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举办的音乐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,历史的烽烟与今日的和平祈愿,凝聚成震撼人心的声呐,穿透了八十载光阴。是一场音乐的盛宴,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民族精神对话。
著名手风琴演奏家曹恒琴以抗战歌曲的旋律联奏呈现给首都观众,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与赞誉。乐曲首先以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》开场,熟悉的曲调表达了游击队员取得胜利后的喜悦,《大刀进行曲》铿锵有力的音符浸透着不屈的血泪与抗争的呐喊。当“鬼子进村”曲调出现时,仿佛看到侵略者的龌龊的身影,引起了观众席里鄙视的耻笑。成为铭记那段血火岁月、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最直接、最震撼的载体。
一曲终了,片刻寂静后,掌声如潮水般而起——这掌声不止献给精湛的技艺,更是对一种生命姿态的由衷敬意:她以琴声证明了精神疆域的无限辽阔与永恒的可能。七十载风霜,琴箱深处,依然回响着一个未被岁月驯服的春天,不肯屈服的生命气息是永恒的琴声。
展开剩余53%曹恒琴是我的儿时同学,如同她的名字也蕴含了她永恒的琴声。当岁月之河奔涌至七十道年轮,当生命的枝叶染上霜痕,她怀抱那架沉甸的手风琴走上舞台。这是她的生命奏鸣。聚光灯下,银发如月光倾泻,当琴声响起,纤细的手指在琴键上自由舞蹈,风箱开合流淌而出的旋律,更是生命淬炼后的精神,是时间无法驯服的一泓清泉。那琴声,早已超越曲谱的演绎。右手旋律与左手贝斯的脉动,仿佛是亘古的回响,风箱从容绝无迟暮的喘息。她的演奏没有炫技的浮华,肩臂随着旋律自然起伏,七十载人生的春秋,使每个音符都拥有了沉甸甸的生命质感。双手在键钮间焕发出近乎青春的光泽与灵动,仿佛是对人生之路的叩问。
昨夜的中山公园音乐堂,成为连接过去、现在与未来的神圣殿堂。跳动的音符是历史的回响,经久不息的掌声,是献给不朽的抗战英烈和伟大的抗战精神,更是献给一个铭记历史、珍爱和平、砥砺前行的民族。曹恒琴女士用七十年的体温,把手风琴变成了会喘气的活物。她在黑白键的瞬间化作天鹅颈般的优雅——这不是奇迹,是五千个清晨与琴箱的对视,磨砺成音符的勋章。风箱舒展的节奏,左手贝司钮键游走时带起的颤巍,右手颤音轮碾过的泛音,恍若曹恒琴生长在江南园林漏窗里一瞥的月光。她处理crescendo(表示音乐的音量或力度逐渐增强)时的喘息声,才惊觉的发现她用江南秀美的腔韵裹上了糖衣,在风箱里生长出新的年轮。我痴想建议:可否把“手风琴”的英文 Accordion 改写成 A-Chord-On——因为她的演奏,让每一个和弦,都真正“on”在了人类的脉搏之上。敬礼,曹恒琴,您让我们知道,当皱纹与簧片一同振动,时间也会害羞地放慢脚步。
再次热烈祝贺曹恒琴演出的成功!祝福她在生命的长河中带来新的风景。
(与老同学曹恒琴、叶梅导演合影)
作者雷达: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、北京英华在线博士后导师
发布于:江苏省七星配资平台-配资操盘开户-在线配资网站-配资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