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(ADHD)的症状并非突然出现,而是会伴随成长呈现阶段性特征。了解不同时期的表现,能帮助家长更早察觉异常,但需注意结合儿童发育规律理性判断。
一、婴儿时期:早期异常信号初显据临床观察,约三成ADHD儿童在婴儿阶段就已显现出一些异常倾向。这类宝宝往往格外“不安分”,清醒时手脚不停活动,在婴儿床里容易乱爬,稍不留意就可能滚落到地上导致意外受伤。被大人抱在怀里时,身体也会持续扭动,让照料者感到格外费力。
喂养过程中,很难安静进食,情绪上也更为敏感易怒,稍有不如意就会长时间啼哭、喊叫,让家长常有 “宝宝难带” 的困扰。不过需要强调的是,婴儿期的啼哭、好动、注意力分散等行为多属于正常发育现象,家长无需仅凭这些表现过度焦虑,可将其作为未来观察的参考依据。
二、幼儿时期:多动特征逐渐明显在 2-3 岁的幼儿阶段,50%-60% 的ADHD儿童会表现出与同龄孩子的显著差异。他们精力异常旺盛,整天在室内外走来走去或满地攀爬,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,仿佛不知疲倦。
展开剩余66%进食时拒绝安静坐在餐桌旁,常常需要大人追着喂食,或者边吃边玩。玩耍时对新玩具兴趣短暂,很快就会丢弃,甚至会随意撕毁图书等物品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类孩子对彩色动态画面的电视、电影往往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。部分孩子性格较为孤僻,喜欢独自玩耍,对父母的呼唤反应迟缓。此外,大小便控制能力发展较慢,遗尿现象较为常见。
三、学龄初期:集体生活中问题暴露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后,ADHD的症状会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。课堂听讲、听故事或参与绘画活动时,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,专注时间很短,常常不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活动。自我约束能力较差,活动量明显多于其他孩子,可能在教室内随意走动、喧哗,干扰课堂秩序和其他小朋友的学习。
四、小学阶段:症状表现最为典型小学时期是 ADHD 症状最突出、最易识别的阶段。课堂上无法专心听讲,注意力极易被外界干扰,导致作业难以高效完成。性别差异在此阶段较为明显:男孩多表现为动作过多、无法静坐、冲动任性、不遵守纪律;女孩相对文静,但小动作频繁,容易走神、思想开小差。
这些孩子普遍情绪不稳定,对刺激反应强烈,抗挫折能力较弱,因此与同学相处时容易产生矛盾,学业成绩也往往不理想。这也是多数家长在孩子上一年级后,开始意识到问题并寻求专业帮助的主要原因。
五、中学阶段:症状转化与新挑战进入中学后,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,ADHD 青少年的自控能力有所提升,明显的活动过多现象可能减少,但注意力缺陷问题依然存在。由于学习基础薄弱,加上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迟缓,学习困难的状况会持续存在。
情绪波动仍是主要问题,受到批评时容易大发雷霆,得到表扬则可能得意忘形。他们对游戏类活动兴趣浓厚,看电视、玩电子游戏时不知疲倦。冲动性的攻击行为依旧存在,严重者可能出现过失行为,甚至涉及少年犯罪。
六、成人时期:长期影响持续存在国外研究表明,儿童ADHD患者中约 6%-9% 会终身患病,70% 的症状会持续到青少年时期,30%-40% 会延续至成年阶段。成年ADHD患者性情多较为急躁,容易冲动、烦躁,在人际交往中易与他人发生争执甚至冲突,导致人际关系紧张。
工作中常常看似忙碌却效率低下,注意力容易转移,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。生活上可能表现懒散,更易出现酗酒、吸烟、赌博等成瘾行为,对生活质量造成长期影响。
希望能帮助大家辨别不同年龄阶段的多动症表现,细心观察、及时治疗,更早改善问题,让孩子和家长的生活都更轻松愉快
学龄期前的多动症儿童,如果能及时发现、预防和治疗,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 成人的多动症如果能及时发现和治疗,也会对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产生巨大帮助。发布于:重庆市七星配资平台-配资操盘开户-在线配资网站-配资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